2019年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助力残疾人放飞梦想
来源: | 作者:顺益兴四合院 | 发布时间: 2019-12-04 | 1060 次浏览 | 分享到:
标题图


爱满京华 逐梦同行

建立200个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

为1万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

为1000名残疾学生提供助学服务

这是北京市残联承担的

2019年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

截至目前

这三件事已经超额完成

北京市残疾人及其家庭的

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所提高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本年度由市残联主责的三项政府实事项目的圆满收官,恰好为广大残疾人朋友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206个帮扶性就业基地

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上周,花家地南里温馨家园俨然成为一个欢乐的海洋,现场充满着欢声笑语、温情和友爱,“击鼓传花”小游戏开场,“词语反说”和“绕口令”锻炼着残疾人的口语表达;“猜谜”游戏活跃了残疾人的思维;“才艺展示”环节,残疾人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歌喉和舞姿。这是望京街道残联和帮扶企业戴斯公司联合举办的集体生日会,为了把帮扶性就业基地工作落到实处,这样别开生面的活动今年举办了许多场。

花家地南里职业康复站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今年,望京街道残联与戴斯公司合作建立了帮扶性就业基地。“相比于职康站,基地汇聚的社会资源更丰富,服务功能更全面。”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残疾人在基地,除了可以参加职康站提供的简单劳动,享受康复训练、文化活动等服务外,还享受基地专设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训、岗前适应性训练等就业服务。同时,帮扶企业还面向残疾员工开展一些就业和技能培训等。

残疾人在帮扶性就业基地工作

具体来说,考虑到不同残疾人员的残疾类别及工作能力,戴斯公司有针对性地对职康站内的学员分别进行了手语、电脑应用、面试技巧等培训,大幅度提高了残疾人就业技能和就业成功率,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人才输入。为了让站内的学员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使用技巧,更快地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戴斯公司还捐赠了10台电脑供大家平常学习、使用。

今年以来,该基地促成22人就业,其中职康站内7人,站外15人。“帮扶性就业基地的建立,不但使职康站内的学员在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上得到了改善,也为职康站外的社区残疾人员提供了一个融合康复、娱乐、学习、劳动等方面的平台。”该基地负责人举例,基地有一位精神残疾人,以往自闭在家,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喜欢与人接触,今年参加了几次基地的活动,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如今能正常跟人交流了。老师发现了他书画方面的特长,现在,他还在基地当起了老师,教其他人学书法。

残疾人在帮扶性就业基地工作

据统计,2018年底全市劳动年龄内残疾人18.3万,未就业残疾人5.5万,大部分是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这三类残疾人由于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加上客观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无法进入竞争性就业岗位,适合就近就业或居家就业。帮扶性就业的模式,就是充分考虑了这些残疾人的就业特殊性。2018年,全市建设完成帮扶性就业基地127个,其中职康型基地96个,公益型基地31个;2019年,全市新建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206个,其中职康型基地200个,公益型基地6个。这333个基地都是坚持立足周边、辐射带动,通过岗位定制方式就近招用、就地安置残疾人,构建了覆盖16个区200多个乡镇街道的就业帮扶网络。

与此同时,基地吸引了首开集团、翠微大厦、今日头条、每日优鲜、雀巢(中国)等国企、民企及外资企业参与建设。9月,市国资委召开市管企业助残就业工作推进会,推动市属国企及国有控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拿出适当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打通残疾人就业最后一公里。随后,首开集团迅速展开了助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方案制定,并与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经过调研、实地考察后,确定了职康站(帮扶性就业基地)为主、公益岗(公益劳动型就业基地)为辅的方式雇佣残疾人的助残方案。自12月起,首开集团将在集团已有61名残疾雇员的基础上,再解决约30名残疾人就业问题,帮助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其中通州宋庄镇福乐职康站就是首开集团重点帮扶的基地之一。

通州宋庄镇福乐职康站现有残疾学员30人,其中符合就业条件有就业意愿的人员11人。首开集团将他们全部接纳为集团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首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残疾人之前只能通过简单的职业康复训练获得日常康复和技能提升,没有正式的工作收入。但他们平时会将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在助残日或者公益日的时候进行义卖,获得微薄的收入。这些手工艺品包括动物等多种图案的剪纸、彩色玻璃制作的钻石画、彩色纽扣拼接制作成纽扣花和纽扣画以及精美小饰品串接而成的钥匙链等。下一步,首开集团将联合相关单位,帮助他们提升劳动项目的品质,增加产品的销量,促进残疾人进一步增收。

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有3415名残疾人通过基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40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中智力残疾809人、精神残疾257人、重度肢体残疾469人、其他类别1880人。“两年来,共有5739名残疾人实现了帮扶性就业。他们的人均月收入达到了2500元,而且有了‘五险’。项目不仅帮助残疾人在家门口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获得稳定的收入,有了长远的保障,实现了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还帮助家庭减轻了照顾压力、解决了后顾之忧。”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顾锦荣表示。

10152名残疾人

享受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

2018年,本市组织实施的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试点项目,为50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便利和专业的康复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康复难的问题。2019年,这一数字翻倍,享受到精准、专业的社区或居家康复服务的残疾人达到10152名。

残疾人在社区医院接受康复服务

今年45岁的谭女士右肩关节两年前摔伤,导致右肩关节局部粘连行动受限。街道为了照顾她,在景山街道安排了岗位,谭女士负责日常的残联组织活动工作。而作为街道工作人员,由于每年享受康复服务的名额有限,她都是放弃自己的康复福利,推荐辖区其他人员参加。今年在大家的劝说下,谭女士第一次参加了市残联的肢体残疾居家康复项目,达仁和诊所的康复师对其双上肢功能进行了训练。

“没想到经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加按摩,时隔两年,还能有很好的疗效,现在我的肢体功能有很大的提高。”谭女士对市残联的好项目和达仁和诊所精湛的康复技术赞不决口。

和谭女士稍有不同的是,今年56岁的孙大爷被多重疾病困扰许多年:由于身患脑梗后遗症,他的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心脏病史,容易气短、头晕,有高血脂症;颈椎病伴间盘退行性改变,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多发硬化;还有反流性食管炎。这些都令孙大爷苦不堪言,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孙大爷今年参加了市残联的居家康复项目,将近3个月的入户康复,康复治疗师有针对性地对他增强右侧下肢肌力锻炼,缓解右侧膝部疼痛,改善右侧肢体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康复治疗师还从精神、心理上对孙大爷进行疏导和帮助,他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重新融入了社会。在康复服务即将结束的时候,孙大爷还用治疗师教他的抖音,录制了感谢视频和康复视频。

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康复医院作为一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连续两年参与这一项目。医院拥有自己的入户康复小分队。团队共有50余人,其中治疗师人数最多,还有医生、护士会根据残疾人需要上门服务。今年以来,该团队在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地区入户服务残疾人400余名,帮助他们足不出户享受到康复这一福利。

今年2月,市残联启动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招标工作,通过公开招标,最终有18家医疗机构中标 。

市残联康复部主任施继良表示,与去年相比,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不仅受益人数翻倍,而且着力瞄准肢体残疾人,提供“一人一案”服务。据悉,今年项目分为区级和市级两类,区级项目依托现有康复项目或康复政策,共服务了4000名残疾人,市级项目则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让6152名肢体残疾人享受到了社区或居家康复服务。

“市级项目上,16周岁(含)以上、持有本市残疾人证,具有康复需求的肢体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受这一福利。”施继良介绍,困难(低保、低收入、无业、一户多残等)、中重度(三级及以上)和没有参加过此类项目的残疾人优先。所有参加康复的残疾人都会接受评估,由专业人员针对评估结果为残疾人量身订制康复计划,提供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生活技能训练和康复知识培训等服务。原则上,对每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时间不少于2个月,不超过3个月,人均服务次数不少于30次,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中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45分钟,培训家属康复服务技能15分钟。

“需要在哪儿,我们就把项目设在哪儿。”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将康复训练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将功能提升与知识提高相结合,帮助残疾人解决到机构不方便、康复费用投入大等实际困难。今后,将残疾人居家康复项目转化为康复服务政策,衔接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服务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和便利的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

温暖助学服务

助力千名残疾学生健康成长

今年8岁的小诺(化名)属于精神残疾一级,因残疾程度较重,以往他都是在家接受教育。今年9月1日,小诺也跟其他同龄小朋友一样,走进普通学校的校门。而这些,都得益于市残联和市教委的民生实事项目。

家住房山区的小诺从小在一个单亲家庭生活,在此之前一直接受送教上门。随着残疾学生助学服务项目开始实施,工作人员上门入户为小诺及家长开展了政策讲解,并对孩子政策享受情况进行了评估服务。通过与送教老师交流,工作人员发现,小诺原来精神状态的异常已经逐渐缓解,孩子基本符合入学条件。市、区残联通过与市教委、市特教中心、区教育部门等沟通,让小诺顺利走入了融合学校的大门。

而在一周的试读期间,区残联和乡镇工作者还充分了解小诺就读中的需求,尽力提供帮助,同时为小诺购买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并鼓励家长和孩子树立信心,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下,小诺顺利度过了试读期,从陪读逐渐过渡到自己独立上课,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我现在每天早上送他上学后,再去往市里上班。孩子对新学校特别喜欢,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走入校门的机会,在学校表现良好,回到家中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老师也经常表扬小诺的进步很大。”小诺的父亲看到孩子的变化既激动又欣慰,十分感谢残联及教委给予孩子的帮助与支持。

西城区的残疾儿童文文(化名)今年7岁,平时父母工作较忙,由爷爷奶奶照顾。有一次在家,活泼好动的文文调皮地从窗户跑出去了,奶奶发现孩子不见后急坏了,虽然孩子最终找到了,但家人始终都有危机意识,一刻都不敢让文文离开视线。在西城培智学校开展的集中助学评估咨询会中,爷爷奶奶将自己的顾虑和需求反馈给了残联,从残联工作人员那了解到辅助器具、儿童康复等惠残政策,随后两位老人从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平台申请了防走失腕表,现在爷爷奶奶每次带文文外出少了“走失”的后顾之忧,每逢周末还常常带孩子去公园或者博物馆,让孩子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通过温暖助学服务咨询活动,文文的家长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并享受到各类惠残政策,小文文有了自己的个性化服务档案,全家人的生活信心更坚定了。

小诺和文文的改变只是全市千名残疾学生的一个缩影。为了满足残疾学生个性化需求,在服务方式上,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市残联和市教委采取了上门助学服务、集中助学服务和分散助学服务三种形式。

市残联工作人员到学校为残疾学生进行辅具评估

上门助学服务主要是对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学生提供上门问需评估服务;集中助学服务主要是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和融合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集中开展政策宣传,评估对接服务;分散助学服务主要是对未能参加集中助学的各类残疾学生提供入户服务。通过召开残疾学生集中助学服务项目评估咨询会,入户积极宣传政策,了解残疾学生需求,为残疾学生协助申请办理康复、辅具器具、助学补贴等,为残疾学生就学提供支持保障。据统计,实事项目实施以来,包括残疾学生、家长、教师、残疾人工作者在内,有5300余人次参与了助学服务项目,开展各类服务活动达1155次,举办 “温暖助学——2019年残疾学生助学服务项目评估咨询会”30场。

学生家长在积极了解政策,对接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助学实事项目开展,本市还为每名接受服务的残疾学生建立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将个人基本信息、政策需求评估、服务情况落实等都记录到档案中,通过“一人一案”实现残疾学生助学服务全程记录可追踪。截至目前,助学项目为1051名残疾学生对接各项政策并建立了助学服务档案。

“我们正在把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信息化,建立助学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与教育部门共享残疾学生个性化服务信息,为残疾学生学业及职业生涯提供有可参考价值的依据。”市残联教就部主任周鸿飞说。



编辑丨Nikky编辑整理

图文来源丨北京日报客户端;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