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记忆】挑起京城两大名刹的戏楼胡同
来源:顺益兴四合院 | 作者:顺益兴四合院 | 发布时间: 2021-07-31 | 572 次浏览 | 分享到:

标题图


戏楼胡同

一起来到位于雍和宫附近的“戏楼胡同”

看看曾在那里行走过的人与事


戏楼胡同位于雍和宫地区,东起柏林胡同,西至雍和宫大街。明代称太保街,曾是太监的官房。清代由于紧邻雍和宫,每年农历正月雍和宫庙会“打鬼”、演戏,在此建有高大的戏台,故名戏楼胡同。后来戏台烧毁后就没有再重建,只留下了戏楼胡同的名称。光绪时,东段仍称太保街,西段称戏楼胡同。


雍和宫


雍和宫坐落在戏楼胡同的西边,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这里曾经是雍王府。雍正登基后,雍王府作为潜龙邸,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皇帝行宫。雍正三年一场大火烧毁了行宫,雍正就将那另一半的黄教上院改成了行宫,并正式命名为“雍和宫”。


1735年,58岁的雍正在圆明园驾崩。遵照清朝祖制,先皇的梓宫应该安放在乾清宫,完成祭祀仪式后移至景山的寿皇殿或观德殿。即位的乾隆皇帝对于雍正梓宫停放问题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将父亲的梓宫停放到如今雍和宫的永佑殿内。当时雍和宫的绿色琉璃瓦不符合雍正帝王身份的要求,所以乾隆下令15天内全部换成帝王专用的黄色琉璃瓦,并请来高僧在这里日夜诵经,为父亲祈福。


“ 作为“龙池肇迹之区”,乾隆帝认为应将雍和宫改建为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并派自己的好友三世章嘉活佛担此重任。由于雍和宫曾为王府,所以与一般寺庙不同,在建筑格局上仍然保留了王府的规制,分东中西三路。其主要建筑是位于中轴线的五大殿,当初的银安殿如今已经成了雍和宫的大雄宝殿。”


雍和宫在建筑上也融合了汉满蒙藏各族的特色。乾隆希望通过雍和宫的兴建,更加顺利地实施清政府对西藏、蒙古的民族政策。


说起戏楼胡同,最热闹的就要数一年一度的雍和宫庙会。


雍和宫每年农历正月三十举行“演鬼”,二月初一早晨“打鬼”,后来就演变为了雍和宫庙会。“打鬼”学名为“金刚驱魔神舞”,喇嘛称为“跳布扎”,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大愿祈祷法会”里面的一个驱邪逐祟、祈求吉祥的宗教仪式。


过去京城的老百姓们认为,大年初一到东岳庙烧香祭祖是京城春节庙会活动的开端,而正月底到藏传佛教雍和宫看“跳布扎”,则是京城春节庙会的最后一个活动,到此这个年就算基本上过完了。


柏林寺


在戏楼胡同的最东端坐落着一座古寺,名叫柏林寺,位列北京八大寺庙之一。柏林寺曾是禅宗重要分支临济宗的十方常住丛林,也是雍正称帝之前替身出家的地方。柏林寺历史悠久,有“先有柏林寺,后有北京城”之说。资料显示,柏林寺创建于元代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其规模、占地均非常可观。


明洪武元年(1368)修建北京城北墙时将柏林寺分开,城外的部分称北柏林寺,城内为南柏林寺。明代以后城外北柏林寺日趋衰败,南柏林寺遂称京城柏林寺。由于该寺背靠雍和宫,还未登基的雍亲王胤禛为了迎合父皇,曾经在柏林寺举办了庆祝康熙60岁寿辰的庆典。


柏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集中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共5进院落。中轴的东西两侧为配殿,整座寺院布局整齐严谨,全部建筑都建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柏林寺内的古木很多,尤多古柏、古槐,还有白皮松、古银杏等。


戏楼胡同由于紧邻雍和宫这座“潜龙邸”,在清朝受到了历代皇帝的重视。同时它又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珍藏着不少佛家瑰宝。街如其名,戏楼胡同见证过历史上一出出“大戏”,也承载着北京人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图文编辑丨顺益兴四合院网络部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如果有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四合院租售等相关业务可拨打010-66531088,也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公众号留言咨询!

 

 

什么?北京还有四合院“群”?售价4.8亿?看完之后觉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