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

了解郭沫若故居,感受一代文豪的生活印记与文化传承

来源:顺益兴四合院

发布时间:2024-05-06

文物介绍

郭沫若故居(Guo Moruo's Former Residence),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原是清朝年间是恭王府的马号,1963年至1978年郭沫若在此居住,于198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故居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大门坐西朝东,为三间一启式王府大门。大门东侧建有砖砌一字影壁。门内为一座大型庭院,是故居的前院,前院的西南角建有翠珍堂。主体建筑位于庭院北半部,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为办公区,后院为生活居住区。郭沫若故居展示了这位诗人、学者兼战士的一生及其在文学、历史、考古、翻译等领域中的成就和为和平运动所作的贡献。

1988年1月13日,郭沫若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27日,郭沫若故居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院景
正门
院景
建筑
院景
正门
院景
建筑

传承意义

清朝年间,此地是恭王府的马号。民国初年,乐达仁堂由购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河沿8号(现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的地产,修建了庭院。该地产改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馆舍,后由宋庆龄同志居住。1963年,郭沫若由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该处。1979年,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于迁入该处,随后组成“郭沫若纪念馆筹备小组”。1982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把郭沫若晚年的居住的此处定名为“郭沫若故居”。

建筑格局

郭沫若故居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大门坐西朝东,为三间一启式王府大门。大门东侧建有砖砌一字影壁。门内为一座大型庭院,是故居的前院,前院的西南角建有翠珍堂。

郭沫若故居的主体建筑位于庭院北半部,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为办公区,后院为生活居住区。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位于第一进院南面,是进出庭院的主要出入口。第一进院内有正房五间,是郭沫若的会客室、工作室、书房和卧室。正房东西附耳房各一间。院内东、西厢房各三间。各建筑之间均有四檩卷棚游廊相连接。第二进院有房十一间,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画室和卧室。郭沫若常在这里和夫人欣赏书法碑帖、打牌、吟诗,还在这里接待新朋旧友。孩子们习惯称这里为“妈妈屋”。此外在四合院的西侧有一排房,是郭沫若存放手稿和藏书的书库。故居东跨院内还有北房两间。

故居一景

故居一景

故居一景

故居一景

故居一景

故居一景

故居一景

故居一景

名人故居保护

郭沫若故居的主体建筑位于庭院北半部,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为办公区,后院为生活居住区。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位于第一进院南面,是进出庭院的主要出入口。第一进院内有正房五间,是郭沫若的会客室、工作室、书房和卧室。正房东西附耳房各一间。院内东、西厢房各三间。各建筑之间均有四檩卷棚游廊相连接。第二进院有房十一间,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画室和卧室。郭沫若常在这里和夫人欣赏书法碑帖、打牌、吟诗,还在这里接待新朋旧友。孩子们习惯称这里为“妈妈屋”。此外在四合院的西侧有一排房,是郭沫若存放手稿和藏书的书库。故居东跨院内还有北房两间。

四合院高端服务领域一流企业

填写需求,请相关专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