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寺儿,在京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界儿!
来源:顺益兴四合院 | 作者:顺益兴四合院 | 发布时间: 2020-09-11 | 1984 次浏览 | 分享到:

标题图


小时候第一次去黄寺,当地大妈说,还五呢~!这么说多别扭啊,叫黄寺儿。得,下次就知道了。

“提到鼓楼、安定门外的黄寺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那喇嘛庙,而是总政大院。”

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总政,其系统内各个单位在京有北太平庄、小西天、六里桥八一厂、魏公村歌舞团等好几处大院。

已经撤编的六里桥八一电影制片厂


不过地处安德里北街21号的总政黄寺大院,因为文化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位居此处,一直地位特殊。

一、一号楼 北二环外曾经的“独栋”

黄寺儿地区曾有一大片儿空地,早年是北洋军阀驻军的兵营,北平解放后成了华北军区炮兵的驻地,后来总政接管了这里。

1960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成立后一时没有校址,于是总政决定利用黄寺儿这块空地儿建军艺校舍,等第一栋宿舍楼盖好后,军艺在魏公村的校区也批下来了。

于是总政就把这栋楼给了文化部,到了1962年,总政文化部绝大多数干部,搬进了这栋红砖砌起来的四层楼。

那时的黄寺儿一带很是荒凉,四周的庄稼地里孤零零凭空“长出”这一座楼,很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况味。

到1966年,大院内已盖起了十三座楼,总政办公厅,军事检察院两个单位也搬进了黄寺大院,文化部电影处的同志和原在城里分散居住的少数干部也搬来黄寺。

图片来自于“北京大院Id:gh_dcd664bf8171”


而文化部占的这座楼因住人最早,资格最老,因此理所当然的编为第1号,此后大家便称呼这里为黄寺大院1号楼。

二、“一分为二”的快乐大院

1990年为亚运会修路,总政大院被中轴路分成了两半,正式成了东院和西院,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多少总政孩子的欢声笑语,在东西两个院落飘荡。

图片来自于“北京大院Id:gh_dcd664bf8171”


西院的八一体工队训练场,有最专业正规的塑胶跑道,很多参加中考体育加试的孩子,都是每天放学后在这里加圈跑步,才拿够了30分。

图片来自于“北京大院Id:gh_dcd664bf8171”


东院的小湖曾经有野鸭,还有露天泳池,一到暑假,院里的孩子们就像下饺子们般扎进去,疯玩疯折腾。

图片来自于“北京大院Id:gh_dcd664bf8171”


西院的门诊部大楼,是一座灰色的仿欧建筑,曾是京师大学堂的分科旧址,还做过傅作义的炮兵营驻地。

图片来自于“北京大院Id:gh_dcd664bf8171”


曾经搬着马扎儿集体看露天电影是最开心的经历,尤其是看《英雄儿女》,因为编剧毛烽,就住在黄寺总政大院。

后来随着西院大礼堂建好,大家终于有了室内观影的好地方,还有定期的文艺汇演,以及元旦举办的新年联欢会。

图片来自于“北京大院Id:gh_dcd664bf8171”


此外,“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

“柳堡的故事"陶玉玲女士,都是总政大院多年以来的“常住人口”;

而倪萍、刘国梁、郑海霞等文体界明星,也曾短暂在总政大院居住过;

这座一到深秋时节就梧桐树叶金黄缤纷的大院,是黄寺一带永不褪色的标志。

图片来自于“北京大院Id:gh_dcd664bf8171”


既然由总政大院说到黄寺,就不得不提这安定门外的那两座喇嘛庙,俗称“双黄寺”。

三、宗教怀柔——格鲁派“双黄”

北京有句老话:“东黄寺的殿,西黄寺的塔。”可如今只见西黄寺,东黄寺却没了。

1651年,入关不久的顺治皇帝派人入藏邀请在藏区影响最大的格鲁派领袖人物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进京,由于格鲁派僧人戴黄帽,故该教又称黄教。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为了迎接这位黄教领袖,顺治帝赦令,修建寺庙。东黄寺建于顺治八年(1651),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两寺均为喇嘛庙,殿宇重叠,瓦皆黄色,因有黄寺之名。

可惜的是,东黄寺终究在历史变动的惊涛骇浪中被湮没了。

曾经的东黄寺山门殿


有说毁于八国联军的入侵,也有说是遭日本人破坏,还有说是毁于“文革”时期……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只是昔日庙宇殿堂的辉煌终究只能到老照片中去寻找痕迹了。

东黄寺大殿


所幸,西黄寺还在。阿旺罗桑嘉措当年进京亲谒顺治帝,就住在这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班禅六世从西藏来京向乾隆祝寿,因病圆寂于此。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寺旁建班禅六世衣冠塔,名清净化域塔。西黄寺后为达赖、班禅及其派遣的官员、僧侣朝拜时居住之地,并成为定例。

四、清净化域塔

西黄寺最突出的建筑这座塔,俗称“班禅塔”。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皇帝为缅怀六世班禅,诏命建造的。

这座班禅塔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个塔型虽为印度佛陀伽耶式,即大塔四角建小塔,五塔共建在同一塔基之上,但中央主塔的结构却是藏式佛塔。

其建筑、佛传人物、绘画、雕刻以及花纹装饰又是汉族的传统手法。这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的杰作。

五、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如今的西黄寺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是在十世班禅大师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倡导下,于1987年创建的。

这是一所培养中国藏传佛教的研究、教学、寺庙管理高级弘法人才的最高学府,也是藏传佛教培养活佛、格西的教育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课堂集体教学的历史创举。

西黄寺虽然地位尊贵,可总政大院以及安定门附近的居民却还是更喜欢逛这三座公园。

六、青年湖公园

总政大院东门外不远处,就是青年湖公园,这座堪称安定门附近居民的“后花园”,看似平常,经历却并不简单。

早年间的安定门外有一大片儿水洼,据说是为皇家夏季储存冰块的大坑。

而就在这片儿水洼畔,曾有东正教公墓,俗称俄国坟地,共有318座坟,还曾经有个叫做“圣谢拉菲姆堂”的东正教教堂,这是咋回事呢?

早在康熙年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不少俄罗斯人开始进入京城,在东直门到安定门附近这一带生活,形成了个东正教信仰小圈子。

位于东直门附近的前苏联大使馆


到了十八世纪二十年代,第一届俄国驻北京传教团的学生卢卡·沃耶伊科夫在安定门外购地修建别墅,当沃耶伊科夫死后,他也就成了安定门外东正教墓地第一位下葬的人,从此以后这里成为俄国传教团的墓地。

到了1958年这片儿水洼被清理成公园开放后,原来的墓地几乎都沉在了湖底,而东正教教堂更是不见了踪迹。

对于在这片儿玩大的孩子而言,大象滑梯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毕竟,童年时那么多条裤子、裤衩都是在这儿被磨成了“开裆”的。

前些年,青年湖公园还营造了水上世界,曾一度号称是三环内唯一的露天大型游泳场,每到夏天从这里传出的欢笑声响彻不绝。

七、柳荫公园

位于青年湖公园北面,据说此地藏有宫廷宝藏,便有人挖地丈余,寻宝未果,但见挖掘出泥土,却是烧砖的上等原料,于是此地便挖成了窑坑。1958年改造成“久大湖”公园,1984年改名柳荫公园。

柳荫公园是北京市内唯一具有田园风光的山村野趣公园,共有龙爪柳、银芽柳、馒头柳、垂柳、旱柳、柽柳等数十个品种的柳树千余株。

图片来自“乐途旅游网” 安心摄


2013年起,柳荫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量瞬间激增,夏天一到傍晚简直像是电影院散场一样人山人海。

八、地坛

这应该是黄寺、安定门外一带知名度最高的公园了,通过史铁生的那篇《我与地坛》,全国人民甚至国际友人都对地坛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地坛也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它由回字形两重正方形坛墙环绕分成了内坛和外坛,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布局,均按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构思设计。

方泽坛是地坛的主体建筑,是皇家盛大的祭祀礼仪之地,平面为正方形,以水渠环绕,象征“泽中方丘”,正方形平面则象征“天圆地方”。

地坛的银杏大道,每临深秋,就陶冶着北京人的情操,让人流连忘返,如醉如痴。

曾经的地坛书市红红火火;

如今的地坛庙会,更是热热闹闹的“过年七天乐”。

除了有这三大公园“傍身”,黄寺人民的幸福生活还包括:

地坛西门稻香村的油炸羊肉串和鸡肉串,那曾是附近中学生下课后必去打卡的地方,如今还惦记这口儿的,只能当做念想了。

三利百货,曾经是那么的高大上,什么都卖,什么都有,可惜后来就黄了,曾经说要改成大悦城,但渐渐也没下文了;

黄寺卤煮,做的酱肉也是一绝呐。

青年湖公园桥头的金麦香面包房,烘焙的果酱面包和甜甜圈远比如今这些饼屋连锁店的香甜可口,如今这家店铺改成了床单被罩店;

还有地坛体育场,铺设美国进口草皮的足球场,来这儿约过球的,一定还记得自己驰骋绿茵场的英姿吧!

还有安德路、六铺炕、外馆斜街……这些安定门外的著名街道,记录着黄寺附近的别样精彩。





老北京四合院租赁业务,请垂询010-66169898!



编辑 | 四九城编辑整理
图文来源 | 综合网络

图文均由顺益兴四合院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如果有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四合院租售等相关业务可拨打010-66531088,也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公众号留言咨询,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什么?北京还有四合院“群”?售价4.8亿?看完之后觉得值!